扶老育幼顯愛心 繁榮社區新發展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布碌崙日落公園區的八大道,隨著布碌崙海邊設施陸續關閉,生活在此區的北歐移民失去了賴以維生的工作,本區的經濟亦日趨式微。因為房地產價格不斷下跌,罪案數字持續上升,多達百分之九十擁有物業的家庭紛紛出售物業遷往他區,空置舖位比目皆是。

到了八十年代後期,華裔移民相繼遷入八大道一帶發展。當時,八大道附近大約有三千餘華裔居民,而華人經營的商戶只有十二家。不少華人被八大道較便宜且寬敞的環境所吸引,陸續搬來布碌崙八大道。不少新移民亦被吸引遷入居住。他們對八大道充滿憧憬,並抱持成功的希望與夢想,有的買下物業,有的租了店舖安居下來。

地鐵「N」車的開通為到曼哈頓唐人街上班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八大道地鐵站成了英語不好的新移民回家必經的第一站。亞裔居民把該站稱作「藍天站」,這代號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寄予大家一個期望。八大道站是地鐵出地面的第一個站,也是逃離黑暗,奔向光明的地方。

亞裔居民把曼哈頓唐人街的繁榮帶到了八大道。布碌崙八大道華埠開始成長發展,中國雜貨商店及中餐館陸續在區內開業,更有商人在日落公園區一帶開設製衣廠,聘用不少華人工作。

居住在布碌崙的華裔新移民生活尚可維持,但要達到安居樂業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他們建立了屬於他們的「獨立王國」,但卻和外界隔絕。因語言文字的障礙,不能接觸到主流社會,他們對於社會福利等和民生密切相關的信息一無所知。

一位由香港移民來美的年青人…麥保羅先生,於八六年來到布碌崙八大道。當時他在一個非牟利機構擔任振興本地經濟計劃的主任,該機構嘗試通過社區會議與當地民眾進行溝通,吸引了二百五十多人前來參加,其中有五十多位華裔居民發言,渴望有社區組織協助他們融入主流社會。由此時開始,建立一個專門服務亞裔居民,以布碌崙為基地的社區服務機構的意念和構想,便在年青的麥保羅心中萌生。一九八八年元月十九日,暫名為「布祿崙八大道社區華人協會」的社區組織,於八大道3906號退伍軍人俱樂部內正式成立。開始時只有幾位義工,協助居民申請政府福利。絕未料到需求如此龐大,不時有「人龍」在門外等候服務。有鑑於此,麥保羅毅然於一九九○年辭去收入穩定的工作,全心投入華人協會為民眾服務。從此該會一直與社區一同成長,由「布祿崙八大道社區華人協會」,更名為「布祿崙社區華人協會」,最後定名為「布祿崙華人協會」。

華人協會成立不到一個月,便籌辦了首次大型活動…日落公園區農曆新年遊行。該活動的原意是為區內華裔居民帶來新春過節的氣氛,以及讓主流社會知道區內華人社區之誕生。果然,此一喜慶活動為八大道帶來了復甦的生機,傳媒亦開始留意這個不斷發展中的新華埠。一年的統計顯示,亞裔在八大道擁有的商店,竟有三倍的增長。在該年春節遊行以後,人們深信布碌崙華埠已經誕生了!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位梅姓高中學生在日落公園遭到劫殺。他的家人對美國的司法制度完全陌生,亦缺乏援手。華人協會主動與之聯絡並積極協助,經過與本區警方及非華裔居民協調聯繫,提供線索,警方終於將兇手緝拿,繩之於法。自這次事件後,麥保羅深感華人協會的使命不能停留在翻譯信件的簡單工作上,它更大的使命是要成為亞裔社區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華人協會專設了一條罪案受害人服務熱線,成功地要求警察總署第一次派出一位雙語警務人員來到這個新興華人社區服務。紐約市警察總署肯定了華人協會的工作,與其配合,把十四份「公共安全指引」翻譯成中文。市警總署更頒發了表揚狀予華人協會。九○年,華人協會再度與警方合作消滅區內的青少年幫派活動,使布碌崙華埠成為紐約市各華埠中第一個解決幫派問題的社區。

一九九○年,華人協會獲得政府第一筆經費撥款,由紐約州政府弱智弱能服務廳發出的八千元撥款,見證著華人協會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政府部門的肯定。同年,華人協會與信義會及其他機構合作,進行了第一次華人社區問卷調查,確認了布碌崙西南區華裔人口的增長趨勢及需求。以此調查為基礎,信義會醫療中心在布碌崙設立了第一所中英雙語服務診所,從而使布碌崙居民無需再長途跋涉到曼哈頓尋求醫療服務。與此同時,華人協會遷至八大道5313號擴大服務,服務工作漸趨穩定。但至九一年,州及市政府的財政遇上極度困難,所有曾批給華人協會的經費全遭凍結或取消。華人協會是個非牟利機構,在缺乏政府資助的情況下,陷入了舉步為艱的境況。由於無力支付公用設施費用,華人協會的水電煤氣及電話服務全遭切斷,職員不能繼續僱用,甚至收到幫派乘機報復而來的死亡及炸彈恐嚇。在九一年四月,華人協會的服務瀕臨終結。

然而,麥保羅對服務社區的熱誠和絕不言退的堅毅精神,促使他堅持繼續在困境中肩負華人協會服務社會的使命。皇天不負有心人,麥保羅尋得新的經費來源,及挽回了一些原本將被取消的撥款。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華人協會先後在一九九一年底開辦課後輔導課程,一九九二年首辦護士訓練課程,一九九三年開辦成人英語課程並成立了八大道老人中心及擴充五十三街的服務中心。至一九九四年,華人協會租下了八大道5000號一座破舊的衣廠大樓,將一樓改建為托兒中心,而二樓則作為華人協會總辦事處及頗具規模的社區服務中心。在過去三十年,華人協會為社區提供了六項主要的服務:社會服務、老人服務、幼兒服務、青少年服務、成人英語教育、推動社區經濟發展計劃及活動等。

幼兒服務

華人協會第一個托兒服務在1995年正式成立。經過不斷努力,華人協會獲得了政府撥款資助,於二○○○年開設了兩個學前班和於二○○三年開設了兩個全日制托兒服務項目,使很多低收入和雙職家庭因而受惠。為了應對越來越多亞裔移居布碌崙,使日落公園嬰兒出生率為全紐約市之冠,布祿崙華人協會近年亦致力增加幼兒服務。現在,華人協會開設了八個幼兒教育中心,為七百多名兒童提供全日制托兒、啟蒙班和學前班服務,但仍有很多兒童在輪候名單中。

青少年服務

華人協會對加強家庭的主導觀念亦延伸到青少年服務方面。現時,華人協會在日落公園、波老公園、灣脊、羊頭灣、賓臣墟等多間公立小學主辦課餘活動計劃,每日讓千多名學生得到課後功課輔導。每年的暑假,華人協會亦為二千多名兒童安排夏令營活動。

於一九九七年,華人協會成立了中文學校,讓青少年有更多機會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及語文。中文學校多年來得到社區的大力支持,得以迅速成長,並於二○○一年十月獲得市議會頒發的服務獎。在過去的二十年以來,中文學校發展驚人,中文班不斷擴展,增設的課程內容甚至吸引了非華裔學生報讀。

成人英語教育

從一九九三年開始,華人協會開辦成人教育學院,設有多個級別的英語強化課程,著重提高學員的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幫助他們克服語言障礙,融入主流社會。

社會服務

華人協會以雙語社會服務為核心,為社區不同年齡人士提供社會服務解決生活所需,包括申請公共房屋、老人住房和廉價房屋、糧食券、生活補助金、退休金等。在幫助罪案受害人方面,華人協會也不遺餘力,為布紐約市內唯一取得罪案受害者委員會合約的華人機構。華人協會近年亦增設移民服務,是專為新移民而設,該服務包括免費填寫入籍申請表、個案進度查詢及入籍面試技巧等。

老人服務

一九九三年,華人協會第一個老人中心在日落公園成立。三年後,華人協會在布碌崙另一發展迅速的羊頭灣社區,成立了U大道老人中心。二○○五年華人協會在六大道和賓臣墟新增兩個老人服務中心,服務當地迅速增加的長者。目前,華人協會的四個老人中心平均每天服務逾七百位長者。

推動社區經濟發展活動

除了以服務布碌崙華人為其使命外,華人協會的服務網亦伸延至整個紐約市。一直以來華人協會積極參與、組織和領導民主進程。除了協助選民登記之外,還在大選數周之前主辦參選者論壇。在一九九四年,華人協會曾經成功地阻止日落公園臨海地區的一家垃圾處理廠的產生,及一九九六年阻止八大道一個成人娛樂區的設立。華人協會曾經發起社區簽名運動、支持彭博市長禁止在工作場所吸煙的動議,也曾經領導簽名活動,反對彭博市長關閉日落公園「二七八」消防局的決定。

為協助亞裔融入美國社會,華人協會繼續推動選民登記及教育公民有關投票的權利和義務。

華人協會亦與本地各分區警察局緊密合作,定期舉辦亞裔社區警民會議,以加強聯繫,保障公共治安和居民的安全居住環境。

當布碌崙亞裔人口繼續增長,布祿崙華人協會亦會致力增強服務,以照顧亞裔移民各方面的需要。

返回頂部